玻纤格栅三层铺设+1.8% 预张力!路基弯沉值降 40%,还符合 JTG D30 规范
地质条件复杂,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粉质黏土(厚度为8 ~ 12 m),地下水位埋深5 ~ 7 m, 年均降水量550 mm。工程全长1.5 km,路基宽度由12 m拓宽至20 m,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-Ⅰ级,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。
(一)施工方案实施
施工中采用“三阶段动态控制”技术路线。
(1)预处理阶段:旧路基边坡开挖三级台阶(每级高1.5 m、 宽2 m),采用高压旋喷桩(桩径为0.6 m,间距为1.2 m)对软弱下卧层进行加固,桩长穿透淤泥质土层至粉质黏土持力层。 (2)加筋施工阶段:选用双向玻纤聚酯格栅(TGSG50- 50型,抗拉强度为100 kN/m,延伸率为3.8%),分三层铺设(层间距为0.6 m、0.8 m、0.6 m),预张力控制为1.8% 极限强度,采用专用摊铺机进行铺设,确保格栅平整度误差在±1.5 cm。
(3)填筑监测阶段:设置12个沉降观测断面,每个断面布置5个监测点(含新旧路基结合部2个),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(精度为±0.1 mm)实时采集数据,动态调整填筑速率。
(二)实施效果验证
工后12个月监测结果表明,加筋区最大沉降量为32 mm, 较非加筋区(45 mm)减少28.9%,差异沉降梯度由0.08% 降至0.05%,满足《公路路基设计规范》(JTG D30—2015) 要求。根据数值反演分析,加筋土体的等效弹性模量达到 220 MPa,其应力扩散能力使路基顶面弯沉值降低40%。
经济性分析显示,加筋方案初期投资增加8.2万元/km, 但通过减少工后沉降引起的路面维修费用(每10年约15万元/km),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23%。此外,采用地质雷达检测发现,格栅层连续性完好率达98%,无断裂或褶皱现象, 界面结合强度(1.2 MPa)较规范值高20%。
同类文章排行
- 复合土工膜防渗工程的质量控制与改进探析
- 复合土工膜焊接工艺及焊缝质量检测技术
- 土工膜缺陷对土石坝渗流影响及安全性评价
- 防渗型复合土工膜在疏浚环保中怎样不被风浪破坏?
- 复合型土工膜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及铺设注意事项
- 关于鱼塘防渗膜施工方法有哪些您了解吗
- 土工布都有哪些性能要求?
- 渠道土工膜焊缝检测及采购和保存的质量控制要点
- 什么是土工膜?土工膜有哪些材料?
- 土工织物铺设接缝时应采用缝合和热粘接方式
最新资讯文章
- 玻纤格栅三层铺设+1.8% 预张力!路基弯沉值降 40%,还符合 JTG D30 规范
- 材料到检测双控!动态蠕变试验 + 原位直剪,加筋路基耐用性再升级
- 土工格栅加筋技术在公路路基加宽工程中的应用流程
- 差异沉降不用愁!土工格栅靠这招让路基刚度飙升,玻纤款性能碾压 PP/HDPE
- 土工膜铺设4大关键操作,从测量裁剪到固定密封全标准
- 攻克高坝渗漏难题!复合土工膜延伸至坝顶,四大设计细节曝光
- 水泥还能做‘布’?三维纤维 + 特种水泥,这款防水防火毯要改写基建规则
- 能卷能剪的‘混凝土布’!洒水就变硬,24 小时搞定边坡防护,这黑科技太绝了
- 从进场到修补:HDPE 膜碎石施工 8 大核心准则,杜绝渗漏隐患
- HDPE 膜检测标准 + 碎石级配要求,工程质量直接拉满